中法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之差异

摘 要:城市公园绿地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甚至成为城市重要的节点及标志物。中法两国对于城市绿地景观的设计,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和处理手法。中国城市公园景观常运用众多的设计手法和景观要素,去营造自然的景象,而法国的现代城市公园绿地则几乎完全保留原貌,简单而直接营造出完全自然的绿地景观。本文列举了中法两国若干城市公园绿地案例,分析不同城市公园绿地现状和景观设计手法,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各自设计特点及优势的解析,寻求更加合理的现代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方式,促进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法国;景观;自然;差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4-0087-05 

  当今时代,城市规划中对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无论是法国还是中国都曾经颠覆过传统的设计理念,跳出传统的单一框架,以以人为本作为设计核心,给居住者营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设计浪潮后,园林景观的营造更是着力于人的行为与心理需要,关注人的健康需求,引入遵从自然的生态设计理念,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但也出现了园林设计打着以人为本、遵从自然的口号的现象。[1]城市公园到底如何真正地将自然景观带给大众,是值得每个设计师深思熟虑的问题。 

  一、法国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 

  (一)公园总体布局 

  法国城市公园设计将自然现状的利用放在第一位,在将自然还原的基础上考虑功能需求,使设计意图和自然现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市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真实交流。正如代表着当今法国景观设计主流方向的米歇尔·高哈汝所设计的苏塞公园(Le Parc du Sausset),坐落在巴黎近郊的法兰西平原上,周边是以大片耕地和水面为主的自然景观,设计师保留了土地和植物原貌,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群落环境;在整体布局上丝毫看不到人为的划分,人进入公园后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在设计中运用最少的人工元素,根据场地的高差变化设计不同的观景平台,并使用原为防洪的蓄水池周边去建沼泽景观,在自然现状的基础上添加了娱乐功能的设施;园中并没有很多人工的道路,设计师想通过自然的道路如林间小道、田埂等去体现自然风貌(图1和图2)。[2] 

  (二)公园道路系统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法国设计师在设计时将公园和城市通过道路的链接达到了很好的整体性效果,使城市公园内部与公园周边及整个区域乃至城市都有一个很好的连接性,真正地创造了开敞的公共空间。例如在蒙梭公园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园的道路系统和园外的城市道路通过曲线达到了和谐的衔接,公园周边环境和公园内部有着很好的通达性,更加吸引周边的人进入城市公园游览;而公园内部的道路没有刻意与园外城市道路分割开来,而是使用城市道路的延伸性概念使公园与周边场地空间相互融合。在米歇尔·高哈汝设计的里昂田野公园(LeParc de Gerland)中,设计师利用原有的一条城市道路,通过“地平线”的空间延伸,使公园内部与周边索恩河对岸的景观相互融合;公园内部则保留广阔的开敞草坪,仅在草地边沿设置了一条宽阔的木质步行通道,整个场地很好地展现了自然的田园景观。[3]37 

  (三)公园植物栽植 

  植物在现代法国园林师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植物的生命期和生长周期不同,所以设计师在植物栽培上会更多地考虑植物的季向变化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且会将植物的适应性及局部植物与园林整体的关系来进行考虑,注重植物缓慢生长和衰败的过程。例如设计师在种植初期会栽植幼苗,并愿意等待15~20年。通过精心的培育,曾经的幼苗变成如今成熟的林相群落,这不但减少了初期的成本,而且植物的缓慢生长过程具有教育意义。正如苏塞公园设计初只有30cm高的幼苗现在已经变成郁郁葱葱的森林,通过时间的变化赋予了不同的景观效果,将植物的自然变化过程展现在人们眼前。[3]45同样地,设计师也认为四季气候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也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所以设计师对于城市公园设计时往往会采用耐旱耐水的本土植物,大大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设计师还采用了“任其发展”的方法将自然景象展现给人们,无论四季气候如何变化,城市公园中的大部分植物都可以抵抗恶劣的气候而茁壮生长,这也正是设计师想展示给人们的(图3和图4①)。 

  二、中国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 

  (一)公园总体规划 

  中国城市公园注重空间的划分和整体功能布局,通过主次游览空间的景观序列分布及景观功能的分区来划分空间。景观序列分布是根据公园面积的大小分为三段或两端式,由起景、高潮、结景的思路去布局全景,全园景观丰富多变。景观分区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将不同功能分割开来形成独立的空间,再通过道路将不同的空间串联起来,形成点、线、面的结合,正是由于这种过分追求清晰的功能分区导致全园缺乏自然和整体性。[4] 

  在满足了功能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整个园区充满着人工的元素,导致城市公园失去了自然的景观。而且,由于中国城市公园注重审美性和展示性,所以不惜花重金去改造场地的现有地形地貌,大规模的兴建造成城市公园失去地方特色,错失场地的原有自然风光,打造出仿自然的人工景观。如目前南京最大的河西中央公园,占地近10万km2,其中,景观绿化占9万km2,整个园区分区分明,人工设计场所较多,由3个下沉式广场和人工湖、景观山组成,希望通过人工的手段去打造以生态、景观、水体为主的城市休闲公园。虽然公园中央有大型人工湖和占地近4000m2的人造山体,但没有达到设计的初衷,整个园区过多地强调景观美学却忽视了人与自然景观的互动,试图通过人工手法去再现自然生态美景,却忽视了人的行为活动(图5—图7)。 

  (二)公园道路系统 

  中国的城市公园道路与法国公园道路相差很大。中国的公园道路是整个公园的框架和脉络,通过精心的道路交通设计引导游人的浏览路线,并且组织景点和公园的活动内容。为了便于公园管理,城市公园几乎与外在场地分隔开来,缺乏连接性。公园内部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不同级别的道路,整个公园的道路都是由人工设置的,游客必须遵守所设计的道路。这样由于整个园区处处设立了不同等级的道路,不但失去自然野趣,而且游客的游览路线很局限,失去自由游览、探索园区的机会。   (三)公园植物栽植 

  中国从古典园林开始就注重植物在景观中的作用,试图通过人工栽植的方法去再现自然风光,并把植物归为主要的造园要素之一,这一传统一直延传至今。如今的城市公园植物也是公园造景的主体,通过植物色彩、形状、高低的合理配置去营造出优美的公园环境。在植物的运用上,设计师为了体现公园的活力多变,常使用常绿树种且划分当季花卉群落,引种国外花卉,让游客在每个季节都可以欣赏到当季色彩缤纷的植物。但随着设计师对景观审美的过分要求,游客几乎看不到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大多为人工栽培,并且在形式上为了满足造景的效果,植物也变成了人工设计的产物。不难发现,在中国的城市公园中,人和植物缺乏很好的互动,植物完全成了只供观赏的个体,人不能真正地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占地超过140hm2上海浦东世纪公园, 种植着20万株灌木和40万m2草坪[5],但这么大面积的草坪却仅仅是为了满足视觉上的观赏效果而没有考虑到如何使人进入其中活动,于是人们只能看到草坪却无法零距离接触。 

  三、中法绿地景观设计的差异分析 

  通过中法两国在城市公园布局、道路、植物栽培等对比,可以看出无论在设计理念上还是对于景观、使用者及自然变化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对待绿地景观的态度 

  首先,法国对于绿地景观持有的是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的理念,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6]设计师最注重的是设计前期的场地分析,力求最大限度地运用原有自然资源,所以,在法国的城市公园中会发现很多原有场地的肌理,并通过城市绿地的建设来改变整个城市的面貌,通过将自然引进城市以及游客和自然的互动来达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平衡。为了给游客提供一个真正自然的放松娱乐的空间,在植物的栽培上设计师保留原有野生植物的基础上,再运用本土树种去营造自然生长的环境。不同的是,中国设计师认为绿地景观应展现其最美的景观效果,城市公园中为了凸显整齐一致、搭配合理的植物效果,不惜将原有场地的植物移走,建立新的人造自然环境,过多地注重植物的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生长的植物给游客回归自然的感受,给自然环境添加了过多的人工元素。 

  (二)对待使用者的态度 

  城市公园的设立本身是为使用者提供游乐休憩等功能的场所,且为城市增加绿色自然的风景,所以,场地的设计第一步应该是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因而,法国设计师多注重场所和使用者的互动和交往关系,让游客真正参与到场所中,达到设计的最终目的。而进入中国很多城市公园,你会发现游客本身和公园景观设施是分割开的两个独立体,没有互动的关系,纯粹是视觉上的感受,无法与场地环境亲近,这正是因为设计师在设计时过多地考虑形式上的审美要求和机械地提供功能设施,却没有从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怎样的城市公园可以给人自然的归属感。另外,中国城市公园在规划时,将场地根据功能的不同划分得过于清晰,间接地指引了游客的去处。而法国城市公园是根据游客的游览喜好在自然景观空间里设立所需要的功能设施,在考虑了使用者的心理后去设计,所以,游客进入公园后自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休憩场所,这样就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营造出不刻意的自然的景观。 

  (三)对待自然变化的态度 

  植物的生长、茂盛、衰败和天气的四季变化都是自然变化的表现形式,正是因为植物的生长周期变化和四季气候的变化才能使人们真正地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变化过程。法国对于自然变化采用了尊重及认同的手法,而不是通过人为的手法去刻意地改造自然。而中国设计师在很多尺度较大的城市公园设计中,想把植物生长最好的时期展现出来,所以往往栽植已经成熟的植物使公园在建成时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在满足景观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忽略了植物自然生长的变化。中国设计师在城市公园设计时很在乎植物所营造的景观效果,为了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设计师会不停地更换当季的花卉植物,并且多采用常绿树种,使城市中总是显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样的手法不但耗资巨大,而且会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导致“千城一面”的景象。 

  四、法国城市公园自然景观对中国的启示 

  (一)仿自然和真自然 

  城市公园设计中应根据现有场所的现状来进行设计,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肌理,保留场地原有可利用肌理,顺应自然环境,将自然的风貌引进城市中,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自然风光;而改变场地现状后再通过景观手法去体现自然环境的手法,只能永远停留在仿造自然风景的阶段。 

  自然的风景是真实、不经雕琢的,所以无论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好的一面还是不好的一面都会使人有亲切感,相反,为了展现美的一面而过度地加入人工设计及片面地思考人们的需求,只能导致城市公园给人冷漠与自然观背道而驰的效果。 

  (二)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自然 

  真正的景观自然是自由、开放、不经雕琢并能满足大众的功能需求的景观,给民众提供一个自然舒适的城市公共绿地环境。我国设计师需要跳出现有园林设计框架,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多利用、少改变才能给城市公园带来真正的自然景观效果,让城市公园的存在给城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公共绿地,景观设计师更应将真正的自然引入城市,多注重场地现有自然资源的利用,少用设计手法模拟自然环境,通过自然地形地貌、自然植物群落和以自然布局为主的手法使游览在城市公园的人们真正地放松心情,和自然真正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夏春华. 遵从自然与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3):1030-1031. 

  [2]朱建宁. 米歇尔·高哈汝及其苏塞公园[J]. 中国园林,2000(6):58-61. 

  [3]崔柳. 法国巴黎城市公园发展历程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4]王涛.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西安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45-46. 

  [5]郑丽蓉, 汤晓敏, 车生泉. 现代城市公园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讨——以上海为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3(增刊):75-78,82. 

  [6]朱建宁,丁珂.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及其启示[J]. 中国园林, 2004(3):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