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桥梁工程
立交深基坑施工方案2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10-1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93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立交深基坑施工方案22p
2.1 地通道设计概况
根据道路设计,渝遂立交D匝道依次下穿内环主线、和立交一现状匝道,分别设置1、2号车行下穿道,净高5m,总长141.5m,路幅总宽8m,下穿道按路幅布置为单跨形式。车行通道均位于挖方段,地质条件较好。
1号下穿道下穿内环线和部分绿化带,顶板覆土厚度为1.9-2.8m,2号下穿道下穿一现状匝道,顶板覆土厚度为1.0-1.4m。
2.2 地质水文情况
2.2.1地形地貌
渝遂立交场区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立交西南侧为铁路线,中间为高滩岩河,整个立交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受内环快速路及铁路线影响,场地西侧形成许多高挖方边坡,边坡基岩裸露,局部有挡墙支护,坡顶有少量残坡积土层分布,厚度一般小于2m。D匝道K0+340至终点段位于内环快速路绿化带上,地形平缓,覆盖层相对较薄。
2.2.2地层岩性
道路所在区域表层有第四系土层(Q4),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岩层,沿线的岩层以砂岩和泥岩为主。
根据地勘资料,1号下穿道处于挖方区,主要以中风化泥、砂岩为持力层,fa0=1000Kpa,入口段25m处于土层及强风化岩质挖方区,以强风化岩层、土层为持力层,fa0=250KPa。2号下穿道均处于岩质挖方区,以中风化泥、砂岩为持力层,fa0=1000KPa。
2.2.3水文特征
场区内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场区中部高滩岩河两侧平缓低洼地带,土层相对较厚,土体为素填土,分布范围较广。该含水层水量小,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雨季水量较大,旱季水量较小,甚至干枯;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的裂隙中,受裂隙发育的影响,地下水水量较贫乏。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顺地势向低洼处排泄。
场区内中部高滩岩河两侧部分钻孔内有少量的地下水赋存,主要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水位标高比高滩岩河水位标高略高。
2.2.4气象环境
渝遂立交场地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
(1)气温
据重庆市气象局资料:调查区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75年12月15日)。
(2) 降水量
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86.5mm。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其中5月降水最为丰富,平均降水177.2mm。降水不足25mm的少水月为12、1、2月,以1月降水最少,平均18.8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4.2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1.3d,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
(3) 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
(4) 风
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