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放样与一般的矩形建筑物的测量放样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弧形建筑平面位置控制桩的设置以及轴线的向上传递若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工作量大,需投人大量的人力、时间,放样速度慢,且测量放样的精度较难达到要求。因此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弧形建筑的施工测量放样是十分关键的技术。本文即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弧形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放样技术要点。 

  【关键词】弧形建筑;测量放样;平面放线;极坐标法;全站仪 
 
  一、工程概况 
 
  西安某工程是集合了商业区(50#―52#楼B段)、办公楼(48#楼)及五星级酒店(50#楼A段)的综合型商业项目, 其中48#楼为地下室2层,地上24层;52#楼A段为地下室1层,地上17层;49#楼为地下室1层,地
上4层(影院部分为5层) 50#―52#楼B段地上4层,地下2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44500m2。该商业区工程主楼平面呈弧形,地上部分横轴共有5条:1~5;纵轴共有4条:A、B、C、D,A 轴半径
92.570m、D轴半径 116.350m,圆心角42.4°。 
 
  二、测量放样方案的分析确定 
 
  圆弧线的确定有两个条件,即圆心和半径。放样中,只要给出圆心位置和半径长度,就可以放出弧线来,具体方案如下: 
 
  (一)地下室放线 
 
  地下室的测量放线用全站仪直接进行定位放线。 
 
  (二)主体结构轴线传递 
 
  该工程主楼建筑物较高,需严格控制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偏差,以确保结构受力满足设计要求。纵横轴线向上传递采用外控法,即将纵横轴线及其控制线投测到首层框架柱及基础梁上。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在外弧D轴外布置控制点2 3点 内弧布置控制点1 建立控制网。其次建立轴线控制网仪器架设在外弧形2控制点或3控制点导线法定处D轴-1/2/3/4/5轴平移外1米的控制轴线交点。同理仪器架设在B或1
控制点按导线法定出A轴-1/2/3/4/5轴平移外1米的控制轴线交点。至此连接各轴的内外弧形控制点弧形形成各轴线。 
 
  (三)建立内控网 
 
  第一步外控定位至±0首层平面上,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距轴线800~1200mm为宜,并在辅助轴线交点或端点处埋设标志。四个控制点角度盘左盘右观测,距离往返丈量分别进行现场平差,检查合格
后做好标志。作为轴线控制点在该楼面上的投测点。 
 
  利用AutoCAD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按照上步所定的主楼内控定位图基础,建立相对坐标系确定细部弧形上各轴线定位坐标点,分别标注出弧形轨迹上控制点的极坐标值,再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角法)可以很方
便地完成曲线点定位测量。 
 
  三、弧形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放样技术要点 
 
  (一)控制测量 
 
  1、标高控制网 
 
  以现场附近甲方指定的国家水准点为引测依据,使用不低于SI级精密水准仪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对标高控制点进行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按工程规模和施工的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部分安全稳定的控制点兼
作标高控制点,使整个平面高程控制同达到既经济合理又实用可靠。为防止标高控制点下沉造成高程传递错误,在场内分设的标高控制点中设不少于二个深埋式标高控制点。 
 
  为确保整个规划区建筑群整体平面和高程相对位置的正确性,经常对控制点进行必要的检核,检核时可利用全站仅能直接测定坐标、高程的功能,按三联脚架法直接测定控制点的三维坐标。由于控制点要经常使用,为
防止被碰动造成测量差错,施工现场应对控制点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2、平面控制网 
 
  根据场地条件,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其主要点线分布情况,同时为便于利用PC-E500电子手簿中内存的控制网测量平差软件和极坐标放样软件,以建设单位提供的轴网平面布置图为参照依据,建立场区施工测量坐标
系。 
 
  利用PTS-Ⅲ05电子全站仪既可测角又能测距的功能,以现场附近的国家导线点或规划部门测定认可的定位基准点为施测依据,先在场区布测一条闭合或附合导线,该导线点的密度和间距应根据场地条件和工程特点做
到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导线点布设后,经严密平差计算其精度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导线点坐标与设计图所示坐标统一为同一坐标系统。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分别定出建筑物的圆心点,并在此基础上作进
一步扩展定出测量平面控制点,这些点相连形成一个总的测量平面控制网。 
 
  (二)弧形建筑的平面位置放样 
 
  该工程裙楼的圆弧形平面曲线图形较复杂,半径较大,无法用直接拉线法或或几何作图法来进行施工放样。 
 
  根据场地条件状况并考虑到以后结构施工中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复杂性,采用极坐标法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施工放样精度,而且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因此该工程平面位置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 
 
  1、自然地面上测设平面位置 
 
  (1)放样方法的选择 
 
  该建筑的平面位置放样以测定的平面控制同为施测依据,使用PTS-Ⅲ05电子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因极坐标法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施测精度,且不存在误差累积)。 
 
  为便于用极坐标法测放平面位置,正式放样前先根据设计图所示关系尺寸和角度将待放点的测量坐标全部算出,经校对无误后根据站点、后视点(起始方向)与待放点间的关系进行坐标反算,即换算出放样所需的极坐
标(极距、极角)。极坐标计算采用自编的“ZBFY”程序在PC-E50O电子手薄上操作并打印出。 
 
  (2)实地放样技术 
 
  实地放样时,将全站仅安置在控制点上,先测设出建筑物各个大角的轴线桩,然后再测放其余的桩点。当有些桩点因场地或通视条件影响无法一次性放出时,可将仪器移至与待放点相对较近的控制点上进行测放,也可
视定位条件灵活采用如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等其他测量方法测设。为保证测量质量,在整个测设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长水准器气泡是否居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超过1格),并对起始方向经常作归零检
查。若测设时程有较强日光则打伞遮阳保护仪器,以免仪器受暴晒后发生内部变化,影响观测精度。   (三)建筑物高程传递 
 
  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间向上竖直进行,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测法是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
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
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各层找平时后视二条水平线以作校核。为保证标高传递精度,我们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1)所用水准仪和钢尺均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 
 
  (2)水准仪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以抵消仪器i角误差的影响; 
 
  (3)钢尺自起始标高线向上量取时,应使用规定的拉力且加尺长和温度改正。 
 
  (四)竖向轴线投测 
 
  基础工程完成前后,根据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先校校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然后将建筑物的主轴线和各细部轴线精确地弹测到±0.000首层平面上,再精确地延长到建筑物以外适当远的地方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这
些延长点作为以后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为保证投测精度,每次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避免逐层上投误差的累积,投测的对使用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减少轴线关系误差影响。 
 
  (五)沉降观测 
 
  利用现场设定的二个深埋式标高控制点作为该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水准点。施工中按设计现定的数量与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使用S05级精密水准仪和2米因瓦水准标尺,采用闭合法观测,观测的次数和精度要
求按设计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执行。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使用经过计量检定的水准仪并定期进行检验校正。 
 
  2.对水准点定期进行高程检测,防止高程变动造成差错。 
 
  3.每次观测结束后认真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 
 
  四、结语 
 
  综上,弧形建筑物体要求的精度高,采用精密的内控法控制主控点,外控法复核检查保证各种轴线(中心线)的放样精度,确保控制线的严密性,把施工中产生的误差带给松散区调整,这样无论是复杂的弧形结构的施
工质量多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吴东起.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9. 
  [2]黄志坚.弧形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放样[J].中外建筑,2010.6. 
  [3]应小军,罗维成,路广星.建筑工程弧形结构测量放线[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6.12.